理财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种需求,已经不再是一个美丽的词藻。所以,投资以及投资偏好,从理性的角度来讲,首先是基于您对个人未来负债的理解。您可以拒绝理解未来负债,也可以说您不需要养老金,这是您个人的选择,但是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我们总是希望未来的生活更加美满,希望我们的收入、我们财富的积累速度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超过时代的步伐。由此,这一类的需求构成了我们未来需要获得的收益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看您可以支配多少的现金和家庭资产,有多少可以用来进行长期的投资,有多少必须保持其流动性和安全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笔闲置资金,明年会有一个一次性的支出,我建议不要做股票投资,因为股票投资的特征,其收益率在特定的时期内是很难把握的。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当您需要套现的时候,股票正处在历史的低位,您出不来(即面临割肉出局的窘境)。因此,谋求股票市场的收益,必须保证该资产类别特定期限的需求。但是,反过来,有长线可供投资的资金,却去进行所谓的保守投资,那也是不明智的。再举个例子,假设您有一万块钱可以放在旁边十年不动,而您却选择了所谓最保守、最安全的投资,即银行存款,您可能每年能获得2%的名义利率,但是扣除未来不低于2%的通货膨胀后,您的实际利率是零甚至为负。但是如果投到股票市场,您的收获将是三倍以上,两者之间的差额将会是巨大的,是200%、300%的概念。一般的投资者因为保守,因为没有看到本可以获得的长期收益,因为没有损失本金而沾沾自喜,觉得理财成功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同时也是不够深入理解基金成本的外在体现。事实上,不管是保守也罢,激进也罢,进行短期投资所蒙受的潜在损失肯定是巨大的。反过来的忠告是,不要因为您的风险偏好度很高,就把短线的资金进行不恰当的投资,您可能有预期不到的糟糕结果。所以,理财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发展、变化带来的个人需求,理解您个人未来的生活质量的要求,理解您自己应对负债结构期限进行的合理资金配置,这就是理财,而基金则能给您的理财一个完整的答案。
了解了理财,知道了基金与理财的关系,自然就面临基金挑选的问题。不同的基金产品,其对应的风险收益率是不同的,锁定的具备特定风险偏好的目标客户群体也是不同的。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专注于收益率的比较,对相匹配的风险则视而不见或关注甚少。其实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就如同数学里的分母和分子一样,是密不可分的。三分之一的三和一,谁离开了谁都不再是原来表达的意思。所以人为割裂收益与风险来考量基金业绩的做法是既非专业也不正确的。海富通精选作为偏股票型的平衡性基金,其风险收益特征是不同于海富通收益增长的。如果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它们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假如今天同时发行这两个基金,明天同时成立,股市向好的时候,精选的收益率应该高于收益增长。原因是精选基金的资产配置要求是在招募说明书承诺的期限里,全额的按照特定较高的比重投入到股票和债市,而收益增长将会遵循组合保险策略的基本要求,逐步加大对股票的投资。那么,您可能会困惑于没有获得类似精选这样高的收益。这是因为投资收益增长发生了机会成本,是您用来购买组合保险的成本。设想,同样是精选证券,在初期表现极好的情况下,也会面临巨大的调整,假设股市进行深幅的调整,那时候收益增长作为有组合保险策略的基金,将会锁定基金的资产,把资产放到安全极高的资产当中。因此,收益的保险基金将会发挥巨大的优势。这就如同我们买保险,您要付一个保险费,然后买到一个安全。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投资者一定要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度,您能够承受多少风险,然后考虑您对收益率的预期应该放在多高。中长期而言,两者之间的收益率仍然会有差别,这个差别就是投资者给付的保险费。其实保险费是通俗的理解,收益增长并没有征收保险费,只是以牺牲一部分的最高点的上涨收益来换取整个组合的资产安全保障。因此,收益增长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应是相对偏低的。其次,这个产品的一大特点是具备高流动性,它让投资者时时刻刻享受股市上涨的同时,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有流动性的安全。
选对了与您风险偏好相吻合的基金,选准了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辅之以正确的投资期限,您财富的保值增值将只是时间问题。
(田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