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通电子会第一百三十八期

时间:2005-10-17

 

 

海富通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表现

 

本周收盘

2005-10-14

变化率

(一周)

变化率

(一月)

变化率

(三月)

本年度

基金设立

以来

海富通精选基金

1.0892

-0.67%

-3.06%

8.53%

7.86%

26.26%

基金基准

 

-0.69%

-3.70%

7.06%

-1.66%

-11.00%

超额收益

 

0.02%

0.63%

1.47%

9.52%

37.26%

海富通收益增长

0.950

-0.94%

-3.26%

3.83%

0.53%

-5.00%

基金基准

 

-0.20%

-1.72%

5.30%

4.44%

-7.93%

超额收益

 

-0.74%

-1.54%

-1.47%

-3.91%

2.93%

海富通股票基金

1.018

-0.88%

-3.05%

 

 

1.80%

基金基准

 

-0.99%

-4.86%

 

 

4.30%

超额收益

 

0.12%

1.81%

 

 

-2.50%

海富通货币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万份收益

2.7404

1.5751

1.1265

0.4746

0.3395

0.5717

七日年收益率

1.111%

1.774%

2.202%

2.291%

2.309%

2.449%

注:七日年化收益率按月结转份额

     

 

宏观纵览 Market Outlook


 

本周A股市场继续振荡下行,股指重新向半年线靠拢,成交量与上周基本持平。市场热点板块转换频繁,受十六大五中全会影响,先后有农业板块,科技概念板块,新能源板块和环保概念板块走强。从行业指数来看,传媒、零售、电力设备、食品等增长确定性较高的防御性行业持续走强,煤炭行业受关闭小煤窑和煤价反弹消息刺激而继续反弹,港口、公路、机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行业全线下跌,成为防御性板块中率先由于投资价值过度挖掘而进入调整阶段的品种。由于缺乏利好消息的刺激和市场普遍预期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欠佳,短期市场将继续经受考验。

 

紧接在含B股公司股改破题后,含H股公司的股改提上日程,鞍钢含H股公司A股股改第一股。至此,各类比较特殊的上市公司,包括含B/H股公司、非流通股权结构分散类公司、资产置换后公司、ST公司等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正式股改程序,显示出管理层推进股改的速度确实非常之快,决心和勇气很大。不过,就象大家在股改一开始就已经提出的一样,光有送股是不够的,一次性的对价确实增加了市场的投资价值,却无法持续推动股价的上扬。当然,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公司在股改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诸如管理层激励、资产和业务重组以及增持公司股份等等工作,为股价上升注入更大的动力。

 

伴随着股改持续快速推进,对证监会将在年前恢新股发行的预期开始重新抬头。据统计,股改公司包括已公布方案公司的市值占比已经超过21%。一个月之后,如果顺利的话,中小板将率先迎来“全流通时代”。据媒体报道,证监会正在摸底拟上市公司情况,计划年底试点全流通IPO,主动权由中国证监会来掌握。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周内,证监会发行部致电多家保荐机构,询问其保荐的已过会企业的半年报指标等相关情况,并要求保荐机构尽快上报补充修改材料。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在中石化没有完成股改前,不太可能新老划断。

 

M2连续4个月增速超过15%。人民银行最新发表新闻公告显示,截至9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7.9%M2包括现金和金融机构及证券经纪公司持有的所有存款。该数据高于8月末17.3%的同比增幅,也是连续第4个月增速超过15%。此前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的预期均值是增长17%。而央行今年年初制定的全年M2增长目标是15%。贷款增速也有所回升,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53亿元,同比多增了951亿元。这说明银行的信贷意愿并没有进一步恶化,不过,商业银行的贷存比继续下降。央行承认,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直接融资渠道和工具的缺乏。当前M2增长更多的是由外汇占款被动增加而带来的增长,贷款创造的货币投放在新增货币供应中并没有上升反而在下降。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渠道不畅导致有充裕资金的企业不能通过直接融资的渠道为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当前“宽货币、紧资金”的市场局面。这也导致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泛滥,而资本市场资金则相对匮乏的状况。

 

 

行业视点Sector Views


有色金属行业

10月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的价格迭创新高。主要原因是以原油为主的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能源的供应也出现了紧张,甚至导致部分海外地区厂家有减产的现象,存货数量仍在低位;部分金属的新产能投产进程慢于预期,使供应增加的预期推后;最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强使基金入场,推高了基本金属的价格。另外,劳工成本一直上升,因熟练工人越来越难以获得,采矿设备和备用零件的缺乏也使得生产商的成本上升。这些因素反映了前些年全球在矿业部门基础设施和新项目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这主要是当时由于商品价格处于低位,导致了投资支出不足。

 

LME三个月期铜在7月底最高达到每吨3,545美元,8月初进一步上扬,8月中旬已创出3660美元的纪录新高。但10月以来更是迭创新高,最高时已达3985美元,现在稍有回落。铜冶炼的产能依然紧张和能源成本上升,使得明年铜冶炼加工费有望比今年上升约30%达到TC 110美元/吨,有利于国内的铜冶炼厂商盈利能力的提高。

 

中国铝业宣布上调现货氧化铝价格7.6%,从4330/吨至4660/吨,起始日为20051013。中国铝业本次上调现货氧化铝价格的主要原因是进口氧化铝价格反弹至5400/吨,以及昨天上海期货交易所三个月铝价格反弹至17000/吨以上。而且国际上氧化铝新产能的投产进展也慢于预期。昨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三个月铝价格反弹至17000/吨以上主要来自市场预期9月份中国铝出口可能增长较快,以及国内电解铝消费的旺季即将到来,而国际电解铝价格再次攀上1900美元/吨也提供了支持。电解铝厂依然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行业复苏的时间再次被推迟。

 

LME铅和锌的期货价格也分别涨至950美元和1490美元,属今年有色金属中的强势品种。锌的强势主要因为全球汽车销量增加和我国镀锌板需求增长旺盛,从净出口国变为了净进口国,全球锌库存的不断减少,而进口精矿供应不足也加剧了现货市场的紧张。

 

在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的预期下,国际金价也超过了475美元。

 

中国国内的能源价格偏低,且与国际市场关联度低,导致国内的有色金属产业链对能源成本上升相对感觉不明显。而高能源成本和环保成本已导致在发达国家的冶炼厂商纷纷关闭,而中国的冶炼产能则不断扩充。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能源成本也必定会大幅提高。而刚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中对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目标可能会对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冶炼产能的扩充有限制作用。对这些因素导致的长远影响令我们深思。

 

有色金属行业有相当上市公司有融资计划,而当前股权分置改革是压倒性的任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内公司都有相当的积极性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然后推进融资计划。加上目前对周期性行业的恐惧,使得有色金属公司股价均处于相当低的位置,估值具有吸引力,考虑对价的因素,其中蕴藏着投资机会。刚出台的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股改方案中,有的公司对价水平合理,有的则偏低,我们会以基金持有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表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