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8.3 证券时报 李扬
500亿企业年金渐次入市;今后每年企业年金新增额将超过1000亿元
随着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出炉,备受关注的企业年金基金入市即将正式启动。昨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通告,公布了取得资格的第一批共计37户次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约500亿元的企业年金将逐步进人资本市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表示,经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商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同意,公布取得资格的首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原定评选不超过40家机构,由于在专家评审中获得规定票数的机构没有达到这个数量,实际评选出了37户次。
据悉,37户次机构中,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为华宝信托、中信信托等5家,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为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11家,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为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为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等15家。
由于有8家机构获得了双重资格,所以,实际上共29家机构获得了首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这29家机构中,有商业银行7家、基金管理公司9家、信托公司3家、保险公司6家、券商2家、还有2家是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
据介绍,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工作非常严谨,整个过程在劳动保障部法制司和有关机关共同监控下进行,确保遴选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陈良说,企业年金市场化运营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关心,充分认识企业年金是退休人员“养命钱”的特点,时刻把基金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要研究适合这一特点的投资产品和投资计划,使职工得到更好的回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还表示,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确认并公布后,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可视为500亿年金人市。不过企业年金市场需要逐步发展,不能急功近利。目前各年金管理机构首先要做的是开拓市场、启动人市准备。
该人士还指出.有关机构要深刻理解和贯彻企业年金的政策法规,全面提高市场研发、运营管理、风险控制和信息技术水平,及时控制和化解企业年金市场风险。实现安全、稳健、高效运营和优质服务。劳动保障部将与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建立和完善协同监管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对管理不善,严重违规的机构,要严格市场退出制度,实现优胜劣汰。
据中国保监会预期,我国今后每年企业年金新增额将超过1000亿元。世界银行曾更为乐观地认为,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面对中国企业年金巨大的市场潜力,相关金融机构已经纷纷展开各自的年金攻略。
首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名单 | |
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 |
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 |
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 |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 |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 |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