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富通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表现 |
》 | |||||||
|
|
本周收盘 |
变化率 (一周) |
变化率 (一月) |
变化率 (三月) |
本年度 |
基金设立 以来 | ||
|
海富通精选基金 |
1.1366 |
0.90% |
8.34% |
6.40% |
5.29% |
33.70% | ||
|
基金基准 |
|
1.91% |
7.22% |
6.95% |
5.62% |
-4.90% | ||
|
超额收益 |
|
-1.01% |
1.12% |
-0.55% |
-0.33% |
38.60% | ||
|
海富通收益增长 |
1.000 |
0.60% |
5.93% |
5.82% |
4.38% |
0.00% | ||
|
基金基准 |
|
1.27% |
4.92% |
4.42% |
3.84% |
-3.79% | ||
|
超额收益 |
|
-0.67% |
1.01% |
1.40% |
0.55% |
3.79% | ||
|
海富通股票基金 |
1.049 |
1.16% |
9.38% |
3.66% |
5.43% |
4.90% | ||
|
基金基准 |
|
2.28% |
8.61% |
8.48% |
6.69% |
12.93% | ||
|
超额收益 |
|
-1.12% |
0.77% |
-4.82% |
-1.26% |
-8.03% | ||
|
海富通货币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
|
万份收益 |
0.5299 |
0.5785 |
0.4807 |
0.4915 |
0.4914 |
1.2092 | ||
|
七日年收益率 |
2.133% |
2.198% |
2.232% |
2.275% |
2.273% |
1.972% | ||
注:七日年化收益率按月结转份额
|
宏观纵览 Market Outlook |
》 |
本周大盘先抑后扬,周一收出中阴线后, 在中石化的带领下连拉四阳,创出年内新高并轻易突破05年9月中的高点。全周上证指数收1255.31,涨2.77%,热点仍基本局限在前期的科技股和有色金属类个股中,破净概念类的钢铁公司出现反弹。指标股中,浦发公布较好的业绩快报, 和中石化联手带动大盘。技术形态上, 年线逐步走平,只要继续走好一段时间, 半年线将上穿年线, 这将是自04年初见顶1783点后的首次上破,技术层面较为乐观。 但细究本周的涨幅中,热点未能有效展开,光是中石化上涨超过10%就为指数贡献了约16个点,占了全周升幅34个点的近一半。 在突破前期高点时候量能并没有形成支撑,同时B股因为回购的传闻大涨也带动了A股市场。综合看,本周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 调整随时展开,但鉴于趋势已经初步形成, 后市尚可谨慎看好。
本轮急拉的逼空式上涨有点时间不等人的味道,使得后面的种种隐忧更加不可忽视,近在眼前就是再融资的压力和年报业绩下滑的冲击。 根据国统局的数据, 企业利润一直运行在下降通道中,不可避免地反应到上市公司年报中来,届时可能相关指标同比的持平难掩环比的下滑。再融资征求意见稿已经到了公之于众的阶段, 结合到股改的加速, 预示真正的实施启动在即。 股改加速的转折点应该是去年11月份国资委态度的改变,从原来“成熟一家推进一家”到全面铺开尽快解决, 个中思路的转变耐人寻味, 但结合到证监会对股改公司政策倾斜的承诺,“无利不起早”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考虑。上述两个近在眉睫的因素将对市场构成较大的不确定性,行情的时间和空间尚须理性看待。
虽然目前市场分歧较大,但06年机会总体上应该比去年乃至04年要多。 近年来中国股市似乎重复着“三年河东河西”的套路,从96年开始的绩优股行情,以四川长虹在98年的见顶而式微。 99年5.19后市场重心切换到题材类的科技网络个股, 2000年达到高峰,炒作延绵到01年。 02年的6.24脉冲式行情宣告了大盘绩优蓝筹股时代的开始,并随着经济景气新一轮上升周期的到来而演绎尽至,价值投资也从此深入人心。05年年中后,随着大盘蓝筹的衰落,新能源概念炒作的兴起,似乎预示着又一个以概念题材为主线炒作的时代的到来,不过这次可能与实体经济层面更为紧密结合,基础更为踏实,范畴也更为广阔。央行公布的06年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 M2和M1分别增长16%和14%, 表面上M2比05年实际数字降低2%, 但考虑到非信贷融资渠道的扩容以及外汇占款增长见顶回落的可能,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仍是宽松,也为股市提供了资金层面的保障。
|
行业视点Sector Views |
》 |
煤炭——维持减持评级
2005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1.10亿吨,同比增长7.9%,商品煤销售量完成20.3亿吨,增长7.4%,煤炭出口7100万吨,下降17.4%。截止年末,全国煤炭库存1.40亿吨,比年初增长35.3%,相当于24天的煤炭产量,直供电网电煤库存天数15.1天,比上月减少5.7天,同比增加6.7天。
2006年1月上旬,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在济南召开,由于供求双方未能就煤价达成一致,会上签定的大多是定量不定价合同。由于电力企业普遍预期发改委实施第二次煤电联动可能性不大,不能寄希望于电价再次上调来缓解成本压力,而发电利用小时下降又对06年毛利率构成压力,因此电力企业在煤价谈判中的态度异常坚决。而煤炭企业以重点电煤合同价低于市场价为由,要求合同价上涨10-20元左右。预计最终合同价与05年相比±5%之间,视原来的合同价格水平而异,但下半年煤价风险加大。
由于2006年下游行业的需求增速将放缓,而03年以来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积累的产能逐渐释放,国际市场煤价下跌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净增加国内供应,06年关小煤窑将继续进行,但部分验收合格的小煤矿将恢复生产。预计06年煤炭供求将逐渐转向,不支持煤价继续上涨,二季度开始市场煤价下跌的压力逐渐呈现。维持煤炭行业减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