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QFII投资A股的真实故事

时间:2006-03-10

20060310  中国证券报

 

 

随着QFII规模越来越大,其在中国A股市场上的地位日渐突出,风向标的意义更不容置疑。但与此同时,由于QFII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较小,他们更加显得神龙不见首尾。

 

QFII究竟是如何投资A股市场,他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手法和国内的公募基金有什么不同,记者试图通过对单只QFII基金的解析来揭示其中的奥秘,这就是富通QFII“扬子基金。日前,记者对富通基金在华投资咨询顾问、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陈洪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扬子基金是一只怎样的基金,它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陈洪:这是一个传统的股票型基金,在买入股票后基本就是满仓运作。该基金的长期策略是买入并持有具有良好成长性且估值合理的A股股票;目前的策略是在市场探底的过程中积极寻求增加股票仓位的机会。

 

记者:你们看重的是哪一类型的股票?

 

陈洪:大蓝筹、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好的管理能力、估值比较合理的股票,我们对这些品种买入并进行持有,如:海油工程,贵州茅台,宝钢等。

 

记者:听起来很简单,国内的共同基金为什么不能采用同样的策略?

 

陈洪:首先,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都还有追涨杀跌的倾向。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国内公募基金申购赎回的量很大,外在的需求迫使基金经理对投资组合作出频繁的调整。为了应对出现赎回,你就得不断地买卖股票,哪怕很多时候的操作是你不太愿意的。

 

其次,短期考核的机制使得国内的基金经理处于一个赛马的环境中,即你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力争买到跑得更快的股票,同时把跑得慢的股票卖掉。在调整过程中容易将这些觉得短期内不会涨的东西扔掉。那种很有定力、认定自己看好长期的股票的基金经理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你的客户和你的考核者是否能容忍你的业绩在三个月、半年内都不好?

 

记者:为什么QFII的组合可以采用不同方法?

 

陈洪:首先从大的背景来看,QFII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资本市场持一个比较正面的看法,正是基于这点,他们才来投资A股市场。

 

其次,对大多数QFII客户来讲,A股市场的投资只是他们全球资产配置中比重很小的一部分。由于投资比例很小,他不会再在这个很小的资产配置里面折腾,折腾对他们来说是不经济的。

 

这两点决定了客户的持有周期较长,同时也决定了投资决策者可以以一个较长的目标进行运作。

 

至于扬子基金,富通对客户描述的也是一个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获得较高收益的产品,客户对其表现认可,客户不频繁折腾。管理人以及作为咨询顾问的我们,自然也不必折腾。以宝钢为例,知道它今天不涨,但它迟早要涨,因此就能够大量的持有。

 

记者:QFII就意味着长期持有吗?

 

陈洪:QFII背后的资金背景也各不相同,其中有长期的养老金,也有各种对冲基金,他们的操作方式也不尽相同。以香港台湾的资本市场为例,随着市场的开放,大量的外国投资者会进入,部分外资在这样的市场中频繁进出也是司空见惯的情况。

 

资料链接:2004年,海富通基金外方股东富通基金所属的富通集团下属的富通银行获得了1亿美元的QFII额度,并由富通基金担任基金管理人,海富通基金担任其在华的投资咨询顾问。这个额度被打包成一个在卢森堡注册的纯中国A股基金,别名扬子基金,为全球首只离岸中国A股基金,其大部分客户为欧洲的养老金客户。200511月,该基金投资额度获准增加到4亿美元,并于最近完成增额部分的募集。该基金于20041217开始交易,截至2006131,净值增长达32.2%(以欧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