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通电子会第一百九十六期

时间:2006-05-15

 

 

海富通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表现

 

本周收盘

2006-5-12

变化率

(一周)

变化率

(一月)

变化率

(三月)

本年度

基金设立

以来

海富通精选基金

1.4088

8.75%

20.22%

33.18%

42.62%

81.10%

基金基准

 

7.78%

12.01%

16.32%

24.63%

12.22%

超额收益

 

0.97%

8.20%

16.87%

17.99%

68.88%

海富通收益增长

1.193

7.09%

14.53%

22.05%

28.16%

22.78%

基金基准

 

5.06%

7.64%

10.07%

15.35%

6.88%

超额收益

 

2.04%

6.89%

11.97%

12.81%

15.90%

海富通股票基金

1.438

9.60%

19.83%

39.41%

52.16%

51.40%

基金基准

 

9.32%

14.55%

20.04%

30.32%

37.95%

超额收益

 

0.28%

5.28%

19.38%

21.84%

13.46%

海富通货币

5-7

5-8

5-9

5-10

5-11

5-12

万份收益

2.7489

1.3753

0.3828

0.4064

0.3882

0.5831

七日年收益率

1.115%

1.673%

1.713%

1.766%

1.809%

1.954%

注:七日年化收益率按月结转份额

     

 

 

宏观纵览 Market Outlook

 

本周A股市场继续上攻,牛市情绪表现得酣畅淋漓,上证指数周涨幅高达11.29%,成交量进一步迅速放大。在五一长假后,投资者仅仅用五个交易日即成功地从五一节前的1400多点冲上1600点的高位。一周内沪深二市累计成交金额高达2900多亿元,较上周增加45%。有色、石油、零售、机械设备、食品饮料仍然是表现最抢眼的板块。尽管周四大盘因担心宏观紧缩出现冲高回落大幅震荡走势,周五在股改和成品油涨价题材刺激下权重股中国石化大幅上涨超过9%,股价突破7 元,引领市场突破1600 点。我们认为,中国石化股改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基本结束,有色等资源类股已是强驽之末,宏观紧缩风声日紧,未来市场继续大幅冲高的机会不大,而更有可能走向阶段性调整。

 

新华社提示投资者警惕市场风险。日前新华社发表暑名文章,提醒投资者在暴涨行情中保持冷静,基本面并不支持。核心的观点是,“股指的涨涨跌跌是市场经济中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一见股指下跌就大惊失色,无所适从,一见股指上涨就欣喜若狂,人云亦云。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必须对市场的发展胸有全局、统筹安排,一步一个脚印、十分稳妥地处理股市的问题。”不过,这篇文章看起来更象是针对某些政府部门而写,而不是为了教育投资者。

 

二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可能继续低于预期。一方面是分析师不断上调今明二年的盈利预测值,另一方面则是上市公司实际公布的业绩自去年以来每况愈下,低于预期成为常态。据统计,05年报、06年一季报整体业绩双双下滑。A股公司05年报、06一季报平均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4%13.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下降7.8%19.0%,主营业务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0%和下滑1.7%。毛利率的大幅下滑和期间费用的刚性增长是导致整体业绩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如果剔除钢铁股和石化股,其余A股公司05三季报、05年报、06一季报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8.8%-6.5%4.4%。基于此,许多分析师相信,2006年度所有A股公司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速将逐季回升。不过,从上市公司目前发布的业绩预告统计,二季度盈利状况似乎并不乐观。截至2006512星期五共有30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6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的公司有75家、预盈的公司有42家、减亏的公司有8家、预亏的公司133家、预降的公司44家、预警的公司有4家。总体来看业绩恶化的公司数量多于业绩向好的公司数量。

 

宏观调控不会点到即止。五一长假前夕,央行调高贷款基准利率,为新一波调控揭幕。但因为加息幅度有限,反而进一步加强了投资者的短线炒作热情。事实上,最近已经有诸多机构和专家都建议加强货币调控措施,包括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进一步升息等,制造紧缩银根的预期,压抑房地产价格,防止投资过热。设想一下,如果目前的这种投资反弹持续,必将出现“十五”期间以来的第二波过热,令“十一五”中期经济增长变脸的机率大增。这种状况可能更不符合中央的长期利益。一系列迹象显示,调高贷款利率,只是打头阵的措施,如果情况未见改善,更严厉的行政调控将陆续有来,点到即止只是投机者的一厢情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