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富通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表现 |
》 | ||||||
|
本周收盘 |
变化率 (一周) |
变化率 (一月) |
变化率 (三月) |
本年度 |
基金设立 以来 | ||
海富通精选基金 |
1.3700 |
2.19% |
18.50% |
38.23% |
45.74% |
85.06% | ||
基金基准 |
|
2.49% |
12.86% |
20.16% |
27.74% |
15.02% | ||
超额收益 |
|
-0.31% |
5.63% |
18.08% |
18.00% |
70.04% | ||
海富通收益增长 |
1.178 |
1.27% |
13.23% |
24.58% |
29.79% |
24.34% | ||
基金基准 |
|
1.64% |
8.33% |
12.43% |
17.24% |
8.63% | ||
超额收益 |
|
-0.37% |
4.90% |
12.16% |
12.55% |
15.71% | ||
海富通股票基金 |
1.390 |
0.03% |
16.95% |
40.97% |
52.21% |
51.45% | ||
基金基准 |
|
2.96% |
15.47% |
24.78% |
34.18% |
42.03% | ||
超额收益 |
|
-2.93% |
1.48% |
16.19% |
18.03% |
9.42% | ||
海富通货币 |
5-14 |
5-15 |
5-16 |
5-17 |
5-18 |
5-19 | ||
万份收益 |
0.6078 |
0.9862 |
0.3110 |
0.4848 |
0.4541 |
0.3343 | ||
七日年收益率 |
1.952% |
1.749% |
1.712% |
1.753% |
1.787% |
1.657% | ||
注:七日年化收益率按月结转份额
|
宏观纵览 Market Outlook |
》 |
本周A股市场继续震荡走高。面对外围股市调整、美元和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以及宏观调控加强等因素,周二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但周五市场承接周四尾盘拉升走势,早盘以跳空高开方式开盘,继续呈现单边上扬行情。我们认为,经历大幅上涨后的A股市场开始呈现出结构性调整趋势,资金进入钢铁、交通运输和汽车,而有色、食品饮料和零售因为估值较高而放缓上涨步伐,显示市场可能已经接近阶段性高点。
4月份经济继续高位运行,宏观调控压力仍在增加。4月份工业生产增长16.6%,增速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出口增长23.9%,增速比上月回落4.4个百分点;投资增长29.3%,增速比上月回落3.4个百分点。4月份经济增长较三月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出口增速回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二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增速放慢。1-4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增长32.2%,增速比1季度回落近10个百分点。据此计算,4月份当月的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增速回落将更明显。估计4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增速的大幅度回落和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指导,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出台的对几大过剩产业的调控有关。
4月份主要金融指标总体趋热。其中M2增长18.9%,增速在上月较高的水平上又提高了0.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172亿元,同比多增1750亿元,再度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贷款大量投放的基础上,贷款增长率也迅速提高。4月末贷款余额增长15.5%,已经恢复到2004年中期的水平。尽管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流动性泛滥,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成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严重的货币超供。尽管,央行表示要先看看五月份的数据再决定是否出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但是很显然,高位运行的经济加上加速上升的银行放贷和地方投资冲动并不容易被轻易阻挡,调控的压力仍在继续积聚。
另一方面,也有评论指出,中央目前实际上是严防双失,即经济失衡、社会失控。即领导人要求调控政策既要解决眼下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又要放眼长远的改革、市场经济建设,对调控要有正确的宣传,视之为经济调整中的常态。这样的基调下,即使出现房价高涨、产业过剩等经济问题,主管部门也不会进行大锣大鼓的调控,只会分领域、分部门、分阶段地展开。
IPO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中国证监会日前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此前与股票发行有关的7个文件同时废止。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出台的《管理办法》主要有两处调整,一是对募集资金投向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规定募集资金不得用于财务性投资;二是规定发行人利润实现数未达到盈利预测50%的,除因不可抗力外,证监会在36个月内不再受理该公司IPO申请,这对发行人盈利预测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行业视点Sector Views |
》 |
煤化工面临市场机遇: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发展煤炭液化、气化等现代煤转化技术,对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终端能源结构、大规模补充国内石油供需缺口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国家“十五”能源科技和能源建设计划对发展煤化工给予充分的重视,煤化工在我国面临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煤化工几个发展领域:我们认为煤化工主要有三个发展领域:1. 煤头精细化工品,如BDO等;2. 以清洁能源为主要产品。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 电力、热力等,以及煤化工独具优势的特有化工产品,如芳香烃类产品;3. 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新型煤化工是未来中国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紧密依托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并与其它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煤化工资金投入巨大,我们更要注重项目的规模效应:资金筹措是目前发展煤化工产业的重要障碍。初步分析表明,建设100万t/a油品产量的直接液化工厂投资约80~90亿元,同等规模的间接液化工程资金投入约 90~100亿元。煤化工联产系统有利于减少建设资金投入,如50万t/a煤直接液化与300万t/a 煤焦化联产时,直接液化部分的资金投入大约为35~40亿元。
煤制替代燃料前景不错,但需要政策支持:我们认为,煤制二甲醚具备一定前景。作为普通的化工原料,全球二甲醚的产量很少,但是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二甲醚优良的物理性能使其在民用燃料和车用原料的替代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由于煤炭价格较为稳定,生产的二甲醚更具有成本优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当Brent 原油价格在50 美元/桶以上时,煤制二甲醚在替代LPG方面即具有价格优势;当Brent 原油价格在45 美元/桶以上时,煤制二甲醚在替代柴油方面即具有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