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通电子会第一百九十四期

时间:2006-05-08

 

 

海富通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表现

 

本周收盘

2006-4-28

变化率

(一周)

变化率

(一月)

变化率

(三月)

本年度

基金设立

以来

海富通精选基金

1.2955

4.19%

16.97%

22.89%

31.15%

66.54%

基金基准

 

1.18%

7.11%

9.34%

15.64%

4.13%

超额收益

 

3.01%

9.86%

13.55%

15.51%

62.41%

海富通收益增长

1.114

3.24%

10.77%

14.08%

19.67%

14.65%

基金基准

 

0.82%

4.37%

5.68%

9.80%

1.73%

超额收益

 

2.42%

6.41%

8.40%

9.88%

12.92%

海富通股票基金

1.312

4.29%

17.71%

29.22%

38.83%

38.14%

基金基准

 

1.39%

8.74%

11.55%

19.21%

26.18%

超额收益

 

2.90%

8.96%

17.67%

19.62%

11.95%

海富通货币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万份收益

0.4330

2.3906

0.3650

0.2930

0.3100

0.3254

七日年收益率

1.614%

2.121%

2.189%

2.006%

2.053%

2.147%

注:七日年化收益率按月结转份额

     

 

 

宏观纵览 Market Outlook

 

市场做多气氛再度聚集。五一长假前最后一周,市场预期中的短线回调并未出现,周三A股市场一改震荡向下走势,低开高走,大盘蓝筹股再次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同时在上涨的过程中板块的分化也在不断加剧,市场资金抛弃弱势板块,并正在将强势板块推向疯狂。周四晚央行突然宣布加息27个基点,周五大盘更是出人意料地以当日上涨1.63%报收在1440点。

 

市场对加息影响预期乐观。428,央行公布上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清晰地表达出紧缩信号,希望抑制投资、信贷过快增长。A股市场在消息出台反应超出分析师预期。尽管分析师普遍预期,面对央行突如其来的加息举动,A股市场可能出现调整,但事实上,市场仅仅在开盘初期出现过短暂的抛压,显示投资者对后市仍然非常乐观。我们认为,27个基点的利率上调对经济基本面的实质性影响确实有限,在当前极度乐观的市场气氛中不足以改变投资者的短线预期。不过,我们相信市场可能低估了中央此次二度紧缩行动的可能力度和持续性。根据历史经验判断,0607年是政府换届的重要政治年份和新五年计划的开工年,投资者一般相信在这几年中中央不容易下决心紧缩,经济体最容易在这些年里出现扩张走势。不过,这种情况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认为,中央的经济决策虽然在较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在当前政局稳定、平稳换届的大背景下,指望中央领导人将宏观调控屈就于政府换届的可能性并不大,关键还在于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而央行的加息行动已经被经济学家普遍看作中央对当前经济过热形势的肯定信号。由此推断,未来进一步的紧缩措施应可预期。

 

中央派调查组严查地方投资。发改委日前举行经济运行会议,指出种种迹象都表明,近期FAI(固定资产投资)已出现过热之忧,首季城镇FAI增幅超过35%的省份达16个,30个制造行业中,投资增幅超过40%的有16个。发改委近期已公布了多个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方案。对未来的调控方向,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表示,将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实行稳健的货币、财政政策。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中国投资协会秘书长张汉亚表示,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防止投资过热,中央有关部门已派出工作组赴地方检查投资项目,密切关注投资动态,以研判是否有必要采取新的措施。新近的投资过热苗头中,地方投资、银行放贷都比较多---地方政府投资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是11-5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换届,新任领导为追求政绩,投资冲动较大,仅23月就上了2万多个项目。第一季,银行贷款比较多,新增贷款1.26万亿元,占全年货币信贷投放目标的一半以上。

 

A股市场融资大门重启,“新老划断”起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58起实施,这标志着以恢复再融资为开端的“新老划断”正式提上日程。此前,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新老划断”将分三步走。一是恢复不增加即期扩容压力的定向增发以及以股本权证方式进行的远期再融资;二是择机恢复面向社会公众的其他方式的再融资;三是择机选择优质公司,启动全流通条件下的IPO。在时间安排上,股改完成半年以上的公司方可实施对社会公众的再融资,首次公开发行率先在完成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市值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省区启动。

 

 

 

行业视点Sector Views

 

深圳房地产调控政策评论

前一段时间,深圳6部门提出《关于稳定房价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随后,商业银行提高了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对此评论如下:

 

《意见》突出体现了供应面调整的意图,对需求面有影响,但是不大。主要措施有增大普通住宅土地供应量、减少高档及豪宅土地供应、盘活存量土地、打击囤积土地、适当提高容积率、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

 

深圳房价持续上涨与前几年深圳市土地供应不足有直接关系,本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是校正前几年的政策偏差。考虑到政策措施的滞后性,我们预计深圳房价上涨趋势可能持续到07年中期。

 

豪宅市场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减少土地供应量将使豪宅价格进一步上涨;另一方面,豪宅价格上涨对整个房价的带动效应明显,政府有可能加大调控力度,例如土地增值税(尽管这次《意见》没有明确的措施出来),这与华侨城和招商地产的一定关系。

 

地产股进入政策敏感期。但是我们认为今年地产股不会出现去年那样的大幅波动。首先是今年深圳、北京等城市房地产还没有出现像上海市场那样过度炒作的情况,因而调整政策也不会导致像去年上海市场那样长时间“冰冻”的局面,另外A股市场也不同于去年,去年是熊市,今年A股市场已经转势。

 

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相对乐观这一基本判断没有改变,这是大前提。今后12个月是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敏感期,因而近期宜慎重。

 

我们建议的策略是:持股不动,优势品种择机增持。原因是:1、依靠个股选择来抵御行业系统性风险。2、宏观调控从本质上来说,是对行业过热的调控,调控使行业热度更持续,使行业壁垒进一步加高,因而使优势企业可以更从容地去分享行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