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胜:在不确定的市场上追求确定性

时间:2007-08-06

20043月,上证所日均成交金额还处在一两百亿水平的时候,A股市场出现了首只超过百亿的巨型基金——131亿的海富通收益增长。这只“胖子基金”诞生伊始,陈绍胜便是它的基金经理。如今,三年多过去了,海富通收益跨越熊牛两市,到今年6月底,已经瘦身到15.5亿份,资产净值规模为23.24亿元。

 

  今年是陈绍胜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年。截至731,海富通收益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达到87.8%,在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偏债型混合基金业绩排名中居于首位,远远超过了同类产品同期平均57.79%的增长率水平。  

 

  自上而下

 

  海富通基金强调投研一体化。“深入研究个股是分析师的强项,我们基金经理做得更多的,是关注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趋势,以决定如何构建自己的组合。”陈绍胜说。

 

  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选股的切入点,陈绍胜第一步关注的,是国家产业政策布局。他认为,受到政策支持鼓励的行业,未来赚钱的概率比较大,而且一般都会产生行业龙头,把这个龙头找出来,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就很大。

 

  他前一天刚听完投资大师罗杰斯的演讲,“罗杰斯也说,那些政府投入了很多钱的,一定能赚大钱。”

 

  陈绍胜管理的海富通收益以“MSCIChina40%+上证国债指数60%”作为业绩比较基准,在行业配置方面也是以MSCI的行业分类作为标准。陈绍胜说,他以往配得比较重的行业,是“资本货物”。在MSCI的行业分类中,“资本货物”涵盖了汽车、军工、造船、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等。

 

  在这个行业中,他成功地抓住了一些机会,例如天威保变。

 

  海富通收益第一次买入天威保变是在2004年,当初看中的是它的变压器业务。从当时国家的能源政策判断,20052006年,电力资源建设会达到一个高峰,随着电网建设的上马,输变电设备市场会很快启动。在这个行业里,当时国电南瑞估值最高,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相对较低,天威保变也不高。经过20048月的实地调研之后,陈绍胜的海富通收益买入了天威保变。

 

  后来,随着上证综指从1700点到1300点、1500点,再到1000点以下的波动中,海富通收益曾经抛出天威保变。第二次买入,已经是在天威保变股改后,买入价在12元左右,当时是天威保变的历史最高价。

 

  2006年年中,天威保变定向增发3500万股,募集资金投向风力发电和新光硅业等新能源项目。增发价17.6元,增发后股价一度跌到16元多。海富通收益参与了定向增发。陈绍胜说,当时一是觉得天威保变的变压器这块业务依然健康;二是公司拓展的新能源业务虽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但它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并正在致力于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清晰,有望成为行业龙头;三是大股东拿现金认购定向增发的股票,提升了其他股东对企业的信心。

 

  果然,定向增发一年锁定期结束,天威保变已经涨到20几块钱了。随着公司旗下天威英利逐渐成长为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企业并海外上市,天威保变的股价在今年6月最高达到了83元。

 

  今年一季报显示,天威保变是海富通收益第一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占基金资产的6.22%,到了二季报公布,天威保变已经不在海富通收益前十大重仓股之列,看来,陈绍胜把天威保变卖了个好价钱。

 

  追求相对确定

 

  除了天威保变,海富通收益的代表作还有浙大网新、天坛生物等等。谈到投资经验,陈绍胜有几点要说。

 

  一是观其大略,坚持趋势投资。基金经理要对趋势性的东西有更深的把握,请研究员去关注细节。他认为,投资上也存在“灯下黑”的情况。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很多优质上市公司的员工不喜欢买自己公司的股票。究其原因,就是对自己所在的公司了解得太过细节化,反而阻碍了对其投资价值的理性判断。

 

  和很多基金经理一样,陈绍胜也喜欢实地调研,不过在掌握了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框架和特征之后,他会把更多跟踪分析的工作交给研究员去做。像天威保变,研究员去了很多次,他本人只在最初去过一次。

 

  二是不熟不做。陈绍胜说,他更倾向于把有限的精力放在研究自己熟悉的行业上,“如果天天去找新的,旧的会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

 

  三是牢记“在不确定的市场上追求确定性”。资本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总能找到相对确定的东西,并把更多的资金押在预期收益相对确定的标的上。

 

  陈绍胜在海富通收益今年二季报中表示,“考虑到以下确定性因素:1、人民币汇率升值;2、部分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3、央企整体上市,本基金将看好汇率升值受益板块中的金融和地产板块,看好央企整体上市板块,看好高成长个股。”

 

  从海富通收益二季报披露的重仓股中还可以发现,几只“独家牛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平安、浦发银行、万科A、民生银行、中信证券等金融地产股。

 

  “我现在超配金融、地产和资本货物。”陈绍胜说。

 

  陈绍胜本科学的是数学,硕士读的是金融,从业之初曾担任香港英皇金融集团外汇投资经理。教育和职业背景,加上同学等交际圈的影响,他一直对研究汇率问题充满兴趣。据陈绍胜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在今后5年内不会改变,目前加速迹象也比较明显。金融行业受益于人民币升值,从行业内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以及预增的情况来看,该板块的市场表现和未来的股价都是有支撑的。

 

  地产是目前分歧较大的行业,“有分歧,业绩才有差异。”陈绍胜个人对地产行业还是坚定看好。以万科为例,陈绍胜认为,公司的土地储备至少可用两到三年,有着很强的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目前的状态处于良性循环。“大家都掏钱给它,以后应该能赚钱。”此外,他认为,对房地产业来说,加息的影响很小,真正可怕的是突如其来的行政调控手段。

 

  在确定性较强的因素中,陈绍胜还提到了央企整体上市。不过他也表示,在这一概念中寻找投资标的,必须对单个上市公司的了解非常深,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高成长,这一过程本身的不确定性相当强。

 

  追求确定性,在今年已经给海富通收益带来了接近90%的净值增长。展望接下来的几个月,陈绍胜表示整体乐观。“比较不利的因素可能是通胀带来的加息对上市公司成本的影响。看政府怎样用大智慧化解升值和通胀并存的难题了。”

 

  海富通收益增长,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基金代码519003。成立于20043月,截至今年630日,资产净值规模为23.24亿元,截至今年731日的份额累计净值为2.551元。该基金今年以来截至731的净值增长率达到87.8%。

 

  投资者可通过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和各大券商销售机构购买该基金。

 

  陈绍胜硕士学位。13年证券投资经验。历任香港英皇金融集团外汇投资经理、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证券分析师、海通证券交易总部投资经理。20034月至20042月任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票分析师、策略分析师,20043月至今任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