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国际金融报
理财分析
理财是一种长期行为,其中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善目前的生活质量。子女教育、医疗、养老这三个方面,目前已成为很多家庭理财的目标和重点。
理财建议
扣除2万元备用金后,10万元存款还剩下8万元,其中的5万元可选择保本型理财产品,建议购买新股申购型理财产品。其他3万元可投资于中度风险、收益预期较高的开放式基金,若投资市场向好,建议设立进取型基金投资组合,股票型基金占70%、指数型基金占30%。按一年期保本型理财产品年投资收益率10%、基金综合收益15%计算,一年后投资本金及收益可达8.95万元。
投资组合
用每月结余资金的80%投入股票、基金、债券市场。其中,投资总额的20%长期投资绩优龙头行业的股票,用于养老。50%中长期基金的投资,作为孩子的教育支出,30%基金的中短期和债券的投资,为医疗支出做准备。
基金的投资,可部分采取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因为基金定投不需要考虑股票市场的涨和跌,虽然有的月份买的价钱高,但是有的月份买的价钱也很低,长期来看,是市场的平均成本。所以,通过长期投资可分散风险、降低平均成本,实现闲钱增值。在半年时,根据基金表现及市场情况可对基金组合或投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教育规划
可以将8万元用于子女教育规划,投资于股票型基金。假设基金的年收益率为10%,孩子15年后上大学,则到时的学费准备是33.42万元。
或者采用基金定投方式,建议每月定投1000元。类似储蓄“零存整取”,由银行在每月的扣款日,自动将指定银行财户里的1000元钱按照当天的市场价格买入指定的基金。
如果每月投资一千元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按照每年15%的回报率,15年后将会累积到60多万元。
由于基金定投的特点,长期坚持显得尤为重要,短期定投往往难见成效。从国外经验来看,基金定投的时间越长,资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养“基”防老
为了给晚年能够储备充足的资金,建议
投资基金的品种无须过多,选择2—3只进行长期投资即可。基金虽然近期成长性不好,但长期稳定性较强,作为定投基金是不错的选择。
医疗规划
如果采用定期定投的方式不是最好的选择,反倒是一次性投入基金或保险较为可行。一般情况下保险的保费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为宜。如果选择基金,建议选择平衡型和配置型开放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