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通:未来十年全球或向通胀过渡

时间:2011-05-27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潘清


新华网上海5月26日电(记者潘清)进入2011年以来,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问题愈演愈烈,新兴经济体则面临经济过热而相继加息,通胀逐渐成为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来自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观点热为,未来10年,全球可能会步入一个向通胀过渡的阶段。

近日,海富通基金发布关于全球通胀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发达国家产出缺口正在减小、私营部门逐步复苏、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全球范围内抑制通胀的因素正在逐渐减弱。未来十年全球可能会步入一个向通胀过渡的阶段。

不过海富通基金同时指出:短期全球范围内抑制通胀的因素将依旧存在。

报告称,眼下发达国家仍旧保持复苏的势头。据经合组织2011年中期经济初评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全面持续复苏和日本遭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重创背景下,除日本外的六个主要发达经济体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比预期强劲,按年率计算有望达到3%。全球经济正在实现良性自我循环,商业信心表现良好,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国际贸易持续回升,金融信贷环境得到改善。

但与此同时,一些发达经济体仍在饱受债务问题的困扰。海富通基金认为,此前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等发达国家密集出台了大规模的金融救助和经济刺激措施,这些措施在拉动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使私人部门债务问题向政府公共债务转化。但总体上,消费者的债务负担仍然沉重,尤其对美国人而言,去杠杆化将继续限制一段时间内的支出和定价能力。

此外,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大部分已被严重破坏。历史表明,金融危机本质上是通货紧缩。因此,欧洲、日本和美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欧洲很多银行的生存仍依赖于欧洲央行的支持,体系尤为脆弱;银行及债务问题更加突出。虽然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一些欧元区边缘国家已经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总体而言,欧洲经济体的金融危机格局尚未得到彻底扭转。

尽管欧盟2013年为欧元区债务国设立的欧洲稳定机构(ESM)资金总额将达到5000亿欧元,目前的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总规模也有4400亿欧元。但如果西班牙、意大利或其他一些小国相继步入危机,目前的救援计划将无法应对。

上述因素将导致短期内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形势倾向于缓和。中国持续增长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工资上涨的成本压力。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还将继续对全球价格上升构成的一定阻力。

然而,待次贷危机负面影响逐渐消退后,这种温和的通胀环境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发生变化。海富通基金认为,美国、欧洲、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大幅增加公共支出后,最终也将对私营部门的复苏产生推动。届时,私营和公共部门的消费能力相结合将助长需求,从而消除全球供给过剩,为通胀抬头创造条件。同时,持续走高的能源成本,也将成为助推通胀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