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挑选、浏览、购买基金的时候,可能会看到一些渠道和网站给出的基金介绍资料,上面会有一些基金的评级,从一颗五角星到五颗五角星都有,这些五角星代表着基金的评级,一般来讲基金上的五角星越多,代表基金评级机构对于这只基金的评价越好,那么基金评级机构有哪些?这些基金评级机构都是怎么诞生的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今天的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基金评级发展历史
1998年至1999年间,中国公募基金业著名的“老十家”基金公司相继成立,直到2001年6月,中国银河证券公司发起设立基金研究与评价中心,才打破国内专业基金评级机构的空白状态。
2000年8月,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1998-1999年封闭式基金共发行19只,2000年无一基金发行。但银河证券成立时,公司领导就非常看好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前途,决定组建基金研究中心,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基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同年,华安基金发行了首只开放式基金,募集份额达到50亿份,创历史新高,开启了开放式基金的时代。得益于具有前瞻性的决策,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也在基金评价江湖中树立了其王者地位。
2003年,大名鼎鼎的国际基金评级权威机构晨星抢滩中国。当年2月20日,晨星中国总部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成立。由于晨星的品牌被广大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所认知和信任,晨星一登陆中国,就引起广大投资人的关注。
晨星公司成立于1984年,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基金评级机构。晨星公司于1985年首次推出基金评级,借助星级评价的方式,协助投资人更加简便地分析每只基金在同类基金中的过往业绩表现。1992年,晨星创立了基金投资风格箱,将基金细分为成长、价值、混合三种,每种又分为大盘、中盘、小盘,共计9个类别。1996年,晨星公司引入分类星级评价方法对基金进一步细分。2002年,晨星公司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良,启用新的星级评价方法,基金分类数量增加且更加细化,同时启用期望效用理论来衡量基金风险调整后收益,更加注重反映基金资产的下行波动。
银河与晨星是中国基金评价市场中最早进入并逐渐成为行业典范的代表企业。其实在行业格局形成之前,21世纪最初的几年间,经历了零星发展阶段后的第三方基金评级机构逐渐增多,群雄逐鹿,硝烟四起。
2001年,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团队就组织专人开展基金研究工作。根据已有资料,天相投顾及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几乎也在同一时间进行基金评价和研究领域的试水。
2003年3月17日,中信证券正式对外发布中信基金评级系统,首次在《中国证券报》上公开发表基金评级报告。但中信证券并非独立的评级机构;而且作为国内大型券商,中信证券与基金公司也存在利益关系,并不能满足基金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要求。
2003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初步完成睿信基金评级系统,公布了中国第一份独立第三方的基金评级报告——《中国基金排行榜》。
2005年,隶属于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开始从事基金评价业务研究。与此同时,各种媒体杂志、网站争相推出基金评价,如《证券时报》基金评价、《Value》杂志评级、和讯网评级、东方财富网评级、基金买卖网赛先生评级、爱基网同花顺基金评级等等。各大券商也相继推出的基金评级,连科研机构也作为第三方大步加入基金评级行列。
2009年,上海证券引进“上海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美国金融学博士王毅与公司骨干李艳协同建立并完善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体系。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还从当时的“业界前辈”中挖掘人才,现上海证券创新发展总部总经理,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即来自天相投金融创新部。
2010年5月18日,经过中国证券业协会专家评估组的评估,向中国证监会备案,最终确立首批10家机构获得基金评价资格。基金评级机构“正规军”的出炉意味着国内的基金评级工作开始进入有序治理阶段。
10家“正规军”中,第一类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独立基金评价机构,分别是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和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第二类则是证券公司,分别是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此外,中国证券报社、上海证券报社和深圳证券时报社成为“正规军”中的媒体军团,此三家媒体还获得了开展基金评奖业务资格。
基金评级差异
自此,基金评价业的江湖格局初定。协会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基金代销机构在第一批基金评价机构名单公布之日起一个月以内,撤换公司网站已经公开引用的名单之外的机构所发布的基金评价结果,停止印发含有名单之外的机构评价结果的宣传材料。
以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广泛引用的评价体系的银河证券基金评价体系为例,其掌门人胡立峰曾公开表示银河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最大的优势是分类。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分类方法属于“事前法”,这主要是指依据基金契约或基金合同来确定基金的类别。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按照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投资范围、投资方法、业绩比较基准和基金风险收益特征等对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分类,并制定《中国银河证券公募基金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从2001年开始推出,是我国最早的基金分类体系,经过数次优化和升级,该体系已经成为国内基金分类的主要标准之一。事实上,基金的排名也是基于这种分类的,而国内最早的基金业绩排名也是出于银河。
不仅是银河,2010年获得资格的7家基金评价机构中,6家基金评价机构采取的都是事前分类方法(上海证券以事前分类为主、对招募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说明投资比例的基金采取事后分类的方法)为辅。晨星(中国)则延续自己国际化基因,其基金星级的评定主要采取事后分类的方法。晨星始终认为,事后法才是真正以基金投资组合实际状况为依据对基金进行的类别划分。
资料引用来源:中国基金报 《公募基金史话 | 基金评价》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及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海富通基金郑重提醒您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在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