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购物卡成为洗钱诈骗工具

时间:2025-07-04

近期,在某地的一家连锁超市,顾客张女士自称给员工发福利,需要购买7.4万元购物卡。但当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具体情况时,她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还频繁查看手机信息,超市员工感觉异常,就通过警企联动微信群联系了民警。

邳州市某连锁超市员工吴春艳表示:“问她两句话,她老是通过手机信息问对方,我就提醒她,现在已经出现购物卡网络诈骗现象,如果有人让你来买卡,要注意一点。”

很快民警赶到现场,查看张女士的手机信息后发现,她正在某基金软件上做“理财任务”,有人诱导她购买购物卡并上传卡号和密码,且有大额转账记录。

经了解,张女士在4月初被一则“零基础兼职配音”的广告吸引,下载某软件进行网络配音,第一天在所谓“导师”的帮助下获得了上百元的现金收益。然而,第二天配音平台就出现问题,“导师”引导她进入另外一个基金平台,说是通过理财产品可返还“学费”,还说自己有内部消息,跟着他投资稳赚不赔。

在利益的诱惑下张女士深陷其中,经过几轮投资理财后,到4月9日张女士想提现时,却被告知因“操作错误”需充值解冻。于是,她按照“导师”的要求来到这家超市购买购物卡。

民警介绍,商超购物卡具有匿名性、流动性的特点,诈骗分子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换为购物卡,获取其卡号和密码后,一般会通过黑市渠道快速折价套现完成洗钱。

 

防范购物卡洗钱案的建议:

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诱惑,避免因小失大。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购物卡卡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

谨慎购买和使用购物卡:购买购物卡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通过不明链接、二维码或第三方平台购买,以免购买到假卡或陷入诈骗陷阱。使用购物卡时,要注意保留相关凭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维权。

加强法律意识:了解洗钱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购买、使用、销售购物卡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避免因无知而参与洗钱活动。

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和支付平台的监管:在购买购物卡或进行大额交易时,积极配合实名认证、身份核实等监管措施,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