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牛肉经销商及养殖户遭遇了一种新型洗钱骗局,导致牛肉货款被冻结,资金涉嫌洗钱。
7月13日,徐先生在郑州万邦市场卖了8吨牛肉,收款38万元,当日下午账户就被冻结。其联系买家和运输公司时,买家已失联,运输公司的手机也被拉黑,后经辗转联系得知牛肉被运到偏僻地方后转车拉走。徐先生向警方提交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发货物流单等交易凭证,目前其银行卡已部分解封,但38万元仍被冻结。
据河南电视台报道,郑州李女士卖了9吨牛肉,收到44万元货款,其中14万元被冻结,其余款项因骗子“分笔支付”逃过冻结,警方称其账户暂定冻结1个月,冻结期间李女士仍可通过账户正常收付款。
上个月,河南开封王女士卖了30头活牛收到46万元,钱款到账不久账户就被东莞警方冻结,后经警方查证该笔钱款为正规经营所得,账户得以解封。
自2025年6月底至今,全国已有超20家牛肉相关商户中招,冻结金额从20万到50万元不等,涉及公安局分布在国内多个城市。诈骗分子诱导被害人将被骗资金直接汇入商户收款账户,通过购买牛肉等大宗商品的方式洗钱。商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交易,钱款到账后却被警方冻结。
资金冻结对商户的影响颇大,如徐先生因资金被冻结,付不起进货尾款,导致资金链濒临断裂,还面临定金损失风险,其店铺的冷气费、档口租金、员工工资等日常开销也受到影响。这一系列案件在整个牛肉行业掀起轩然大波,从业者人人自危,正常的交易场景中多了几分警惕与不安。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侦查机关有权对涉案财物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以保全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和证据。如果商户的资金被冻结,应当及时联系冻结机关,了解冻结原因和依据,并积极配合调查。
如果商户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交易合法、资金来源合法、不存在参与洗钱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侦查机关在查证属实后,应当解除对资金的冻结措施。如河南开封王女士卖牛收到的46万元被冻结后,经东莞警方查证为正规经营所得,账户得以解封。
那么在经营过程中,商户如何防范这类事件发生呢?
1核实买家身份 :在交易前,对买家身份进行仔细核实,了解其真实身份信息、经营状况和交易目的等,避免与不明身份的买家进行交易。
2谨慎选择交易方式 :尽量避免现金交易,采用银行转账等可追溯的交易方式,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提供明确的资金流向证据。
3保留交易记录和凭证 :妥善保存与交易相关的所有记录和凭证,包括合同、发票、物流单据、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在证明交易合法性方面至关重要。
4提高防范意识 :关注警方、行业协会等发布的相关风险提示和预警信息,提高对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防范意识。
免责声明:
本栏目仅作为投资者教育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机构或个人根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定或投资行为,风险自担。我们对本栏目提供的内容力求准确、完整和及时,但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任何保证,对因其引发的损失不承担法律责任。